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声明:图片视频及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 转载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不妥请联系处理删除 要说起明朝哪位皇帝最倒霉,那绝对是崇祯皇帝莫属。他刚继位的时候,父兄留给他的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国库和遍地烽火的烂摊子。据说这位崇祯皇帝每天为了国事发愁,刚30来岁就已经生了白发。 但无奈外有后金,内有流民,每天不断有败报传到朝廷。到崇祯三年时,陕西的起义军领袖王嘉胤已经从陕西打到了山西境内。说起王嘉胤这个名字,或许没有后来的李自成、张献忠名头那么响亮,但这个人却堪称是他俩的祖师爷。因为王嘉胤统帅三十六营的时候,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还只是他手下的三十六营之一部,属于小弟之流。当时明军的主力全在陕西围剿,王嘉胤跳出包围圈进入山西无疑是鱼入大海。史书记载,贼众号十六万,分三十六营,连破沁水、阳城,又攻破了号称坚城的泽州城,当王嘉胤兴冲冲的连克州县的时候,却被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挡住了去路。找人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地方叫窦庄,人送外号“小北京”,以王嘉胤当时的实力,直接北上去打大明朝的北京那绝对是送死,京师我打不下来,但打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北京”那总不在话下吧?但没想到的是,10万大军从六月初开始攻城,打了三天愣是没打进去。王嘉胤这才知道“小北京”这个外号还真不是盖的。那为什么在山西南边一个这么偏远的地方会出现“小北京”这么奇怪的地名呢?这还得从宋朝说起。宋仁宗时,有一个叫窦璘的大臣从陕西扶风迁居到了山西沁水,后来他的女儿还入宫给宋哲宗做了妃子,得益于这层关系,窦璘死后,皇帝就把曲堤村划给窦家做祖坟,并且指定一户姓张的贫民为其世代守墓。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明朝的时候,窦家早已衰落,反倒是原本的守墓人张家兴盛起来。张家少公子张铨官居辽东巡按,努尔哈赤攻破辽阳时,张铨引颈自刎,堪称忠烈。张铨死后,他的父亲张五典立刻辞官回乡,召集家人开始筑城。当时家人都不理解,张五典却说:“辽阳一隅征调,天下骚然矣”,预言天下将有变。后来张家历时九年,把窦庄建成一座东西南北长米,并且分为内外两城的军事城堡,而且城内民居间设有暗道,紧急时可直接从室内登城。由于窦庄设九门九关,堪比北京,所以当时便有了“小北京”这一称呼。比起“小北京”,窦庄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夫人城。在第一次攻打失利后,王嘉胤在崇祯四年六月底再次统兵来攻,当时张五典已死,孙子张道濬还远在雁门戍守,家中仅剩一群妇孺。张铨遗孀霍氏率女眷童仆奋起抵抗,与张献忠部血战四天四夜,再次将对方击退。从此,这里就有了“夫人城”的美称,崇祯皇帝闻讯后,还特赐一块匾额“燕桂传芳”,以表彰张家女将的功勋。两次受困于坚城之下,最终也导致了王嘉胤的兵败身死。王嘉胤死后,紫金梁、老回回、八金刚等人率兵三万,于八月十五日再次合围窦庄,势要攻破这个小村,不料再次败北。《明史》记载,泽潞各州县俱为义军攻陷,唯有窦庄始终坚守。后来清朝入主中原后,张道濬也跟他的父亲张铨一样,死于抗击清军的战场。如果明朝的城池个个都像窦庄这么坚守,或许明朝也就不会灭亡了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