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是一种情怀 浏览扶风贴吧的时候,发现很多扶风人对老区都有一种特别的集体情怀,这种情怀来自于在老区多年的生活工作记忆。 招待所楼上的钟声响起,学生知道该放学了,工人知道该下班了。还有西大院、文艺路,老电影院等等给扶风人留下太多集体记忆的地方。新区开发建设以后,老区逐步没落,钟楼停摆,电影院歇业,新区老区的差距逐步加大。作为曾经的县城,老区现在看来甚至不如乡镇。尤其是遵循“只拆不建”的原则,老区真的变得越来越老旧,逐渐失去了城市原有的功能,变成了扶风人心中的一块集体记忆,一处情怀之地。 幸好,老区没有被遗忘 新区建设到一个阶段了,基本形成了城市格局,但是新建的城市总是缺少底蕴,也缺少大家的共同记忆。凝聚扶风城市文化脉络,积淀城市历时的老区是时候的展现其价值了。 具有千年历史的扶风老县城,如今只留下了“城隍庙”与“温家大院”两处历史建筑,但总体街道脉络仍然还是古扶风格局,在中央倡导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中,老区纳入了棚户区改造范围,借助“棚户区”改造的历史机遇,改善老区形象,推动老区发展,为老区未来的文化旅游等方向的发展奠定基础。 据了解,老区首先围绕城隍庙周围进行棚户区改造,拓展出“城隍庙广场”,打造“城隍”文化,延续扶风祭城隍神的传统。贯穿七星河湿地公园,扶风老区将逐步成为宝鸡西安之间的一处新旅游目的地。 老区的发展,成为扶风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和未来方向之一! 投资老区,要看重未来 在老区“再开发”的背景下,投资老区,成为了扶风部分敏感投资者的新方向。目前市场环境下,投资渠道多元化,股票,P2P理财,房产等等,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减缓,股票投资,理财投资都产生了巨大风险,固定资产成为了市场中唯一相对可靠的资金避风港。 扶风的房地产主要在新区,西府古镇、国风三千坊、佛都广场等等成为了早期扶风投资者青睐的地方,但是由于新区的开发力度较大,商业体量过多,投资回报并没有及时见效,甚至出现了大量空置的商铺。 在房地产投资中,“地段、地段、地段”成为了千古金句,永恒不变的道理。其实,这里的地段不仅仅指商铺的口岸,位置,还要看大环境。大环境没有了投资机遇或者失去了发展动力,小地段再好,其价值也有限。扶风老区在新一轮开发中,其潜在的价值将再一次的爆发出来,用传统的投资概念说,这里是“价值洼地”,类似股票的“底”,这块价值洼地在新的规划发展中,将逐步成为新的“价值高地”,而现在正是“抄底”的时机。 七星河廊桥是这块“价值洼地”中唯一一个可投资的固定资产物业。占据了老区最核心的位置,是未来老区文化旅游发展中关键要素。其具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也将赋予其独特的商业价值。1月21日,七星河廊桥将璀璨开启,盛大开盘,为扶风老区的发展添加一份新的活力!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