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距离宿松县凉亭镇夏家村下派干部吴松军驻村挂职三年期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三年来,吴松军把对事业的无限忠诚、满腔热忱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这里。 “吴书记为我们这里办了不少实事,我们真舍不得他回去,真希望他留下来再干三年。”在凉亭镇夏家村,提起下派干部吴松军,村民余景华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怎样才能改变这里落后的发展境况?怎样才能让这里的贫困户早日脱贫?三年来,吴松军想得最多的就是这些问题。为此,他从解决当地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为夏家村修建了长达16公里的“组组通”水泥公路,并对路面狭窄的公路进行了加宽;同时,投资60万元,改造了四座危桥。 群众的安危高于一切!夏家组一户居民家的厕所,搭建在三岔路口的拐角处,且紧挨着水泥路,这里还是通往夏家小学的必经之路。因为厕所墙壁挡住了行人的视线,所以这里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给人们的安全出行构成严重威胁。吴松军通过入户走访得知这个问题后,多次上门找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当事人经不住他的好言相劝,主动将厕所拆除。 “以前,我和老伴都非常担心,从这儿路过的两个上学的孙儿,自吴书记把这里的厕所拆除后,我和老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指着眼前空旷的路面,村民刘大爷高兴地说。 过去,出入上东组是条不足两米宽的沙石路,因路面狭窄,当地居民不敢用汽车运输农用物资到家里,只得将物资卸在村口,然后用三轮车转运回家,耗时又耗力。吴松军得知后,筹集近两万元资金,专门给这里修建了20多米长的水泥路。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大屋组贫困生姚球,父亲病故,母亲在外打工。今年中考,小姚以优异成绩被县重点高中录取,但家里拿不出去县城读书的生活费用。像姚球一样,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大学、高中的贫困生在夏家村有十几个。吴松军夜访摸清这个问题后,在帮助特困生享受国家助学政策的同时,寻找各种途径,发动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结对帮扶他们。在他的介绍下,已有6户家庭的贫困生得到了爱心人士的长期资助。今年9月,姚球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顺利跨进县城重点中学的校门。 “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剩不下多少钱,现在在家门口干活,一个月能赚多元,年终还有分红,大家伙儿乐着呢!”在安庆中意牧业公司的生猪养殖大棚里,不少农民乐呵呵地说。 笔者采访时,夏家村新建的标准化卫生室、民众乐园、党员教育活动中心等工程已接近尾声,年底均可投入使用,这些成果的实现为夏家村勾勒出了一幅幅富饶、美丽、多姿的图画。 如今,在吴松军心里装满了夏家村的全部,他已把这里的一草一木融入自己的血液里。 来源:皖江文苑 广告合作 (余) (段) \(^o^)/ 晒照片、晒春游、曝光、租房、工作 搞笑宿松话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