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新教育实验的主阵地,构筑理想课堂如何实现“三重境界六个维度”,需要每位教师有智慧的实践,也需要专家作出专业高度的引领!为了让教师的个体实践与专家的专业引领生成合力,莒南县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基地“同课异构”活动在莒南八中隆重开展! 莒南县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卢兆美老师,亲自执教《爱在家人间》示范课,为与会教师作出构筑理想课堂的精彩引领!卢老师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为导向,先用亲和的教风立刻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距离!继而细腻铺陈高效愉悦的教学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同心挖掘知识的伟大魅力,体验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让课堂在知识构架中,充满情操陶冶气氛,理想课堂的情景悄然生成于眼前!与会教师接受了如何构筑理想课堂的全程引领,受益匪浅! 刘彩云、徐传聪两位老师以《关心国家发展》为同一课题,异构实现教学目标的不同路径,体现了教学因人而异的精彩个性。教学目标是相同的,实现目标的方式因为异构而显见独特,这是“教无定法”最好的见证!同课异构活动,成为每位教师在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下应该有个性作为的行动启发!课堂教学不能只重复别人的方式,还要有自己的构想!发挥每位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丰富多彩的异构路径去达成教学目标,改变课堂生态的愿景就会变成现实 公开课结束后,进入说课环节。主讲教师分说了对教材课标的理解,说得失。反思深刻,优化目标明确,赢得了研讨教师的充分肯定。卢兆美老师站在新教育实验的高度,重新解读了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她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就是思政课。希望老师们在以后备课的时候,要站在大单元备课的高度把握好教材课标,圆满完成“思政铸魂”的崇高使命。 莒南八中作为本次全县“同课异构”活动的承办单位,精心组织承办,为研讨活动有效进行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该校还早作谋划,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本次承办任务转化为提升本校学科教研品质的良机!分管教学的教干、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都深入教研活动一线,把教学研讨的日程跟进下来,以便在本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时,能引导教师借鉴先进经验,复制有效做法。 教干靠前作学习引领,教师随后可做精心实践。教师对“同课异构”活动的细节体验与教干对“同课异构”活动的整体把握,可以生成提升学校教研品质的校本合力,这是该校把承办任务转化成有效学习机会的成功做法,也是教干教师同心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卓越行动! 图文编辑 彭月 责任编辑 葛翠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