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这些年,或许很长,那曾经的故事早已被埋藏在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里;这些年,或许很短,那些珍贵的记忆无论何时都历久弥新。生命的长河中或许有很多人会值得你用一生去回忆,他(她)们给你的是无限的爱和呵护,而这些回忆沉积在心底,只需要一丝牵引,就会汹涌澎湃。 要问我最爱的亲人是谁,非我的奶奶汤秀英莫属。奶奶是我们全家里最最重要的亲人,我深深地知道,奶奶在我的生命中到底扮演了怎样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有了奶奶,让我的人生拥有了一段永远值得珍惜的快乐时光;因为有了奶奶,影响了我整个人生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我就想为自己心爱的奶奶写一篇有关她的文章,但终究没有动笔。不是因为奶奶的故事平淡,而是我怕自己没有文采的笔墨会描述不好我最深爱的奶奶。 放弃城市生活扎根边疆德宏——奶奶是平凡却又伟大的奶奶 在我的心里,我的奶奶汤秀英是平凡却又伟大的奶奶。奶奶出生于年3月27日,是昆明人,平凡而普通,却又如阳光般的温暖。无论是在奶奶衣食无忧的年少时代,亦无论是在命运坎坷的中年,还是现在安详享福的晚年。生活对于奶奶来说,这一生都在不停的奔波与忙碌着。奶奶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奶奶的哥哥,也就是我的舅外公,年左右在昆明病逝;奶奶的妹妹,也就是我的三姨奶,自幼双目失明,现居住于陕西扶风县。奶奶和三姨奶很亲密,三姨奶常常会打电话过来问奶奶的近况,近20年来,三姨奶和女儿阿琦娘、阿玮娘在年、年和年3次从陕西来到德宏芒市和奶奶相聚。 听我妈妈杨静回忆说,奶奶自小就住在昆明市区,我们在昆明的老家是开干货店的,奶奶的父母专门经销山珍海味的批发销售,家境非常殷实。妈妈听奶奶回忆说,我们家虽然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商业资本家庭,但是也是个爱国的商人家庭,我们家人当时曾帮助过地下党党员躲过日本人的抓捕。奶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年少时的奶奶在昆明女子学校就读医学专业,那时的奶奶就立志将于自己之所学,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年,医学毕业学业有成的奶奶不顾父母与家人的反对,报名参加了昆明市政府组织的云南省防疫中心组织的工作队,并随队来到了德宏州芒市扑灭疟疾,之后,奶奶就留在了芒市安家、工作。当时德宏刚刚建州,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条件非常艰苦。我听奶奶和妈妈回忆说,当时有人用一个顺口溜来形容芒市,叫“要到芒市坝,先把老婆嫁”,不仅是因为当时的芒市艰苦贫困,还因为疟疾(瘟疫)盛行。据奶奶回忆说,当时芒市疟疾处于大爆发时期,当地群众一家一片的感染疟疾而亡,场景触目惊心。 当时,当地村寨群众思想落后,不相信科学和外来人员。防疫工作队到当地村寨为群众看病吃药都是免费的,但当地群众很不配合治疗工作、不欢迎医生来免费为他们治疗,有的群众把病人转移走,有的还放狗驱赶医疗队员,奶奶就是在那样艰苦危险的环境下进行着防疫工作。奶奶当时管理的是芒市疫情多发的芒核村、松树寨村、芒信村和瑞丽市的姐勒村的医疗工作。当时交通不便,山路崎岖,全靠步行,奶奶和同事们每天都得背着大药箱步行到村寨治病救人。奶奶下乡期间都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吃的和住的都非常艰苦,而且每次下乡都得几个月、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下乡期间,奶奶长期从事卫生医疗、采取群众血样和捕捉蚊虫类型进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白天,奶奶步行到村寨为群众看病、采集患者血样回到营地进行分析研究,对症进行治疗;晚上,奶奶又到村寨捕捉蚊虫,带回营地进行培养研究、撰写疟疾发展的研究报告,并对症开展防疫工作。可以说,奶奶每天的工作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但是,奶奶还是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这相同的工作。再后来,奶奶又先后被分配到德宏防疫站和德宏州委党校卫生所工作。来到德宏后,奶奶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致力将自己所学的医学用于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德宏边疆的卫生事业献出了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年华和应有的贡献,直到年,奶奶在州委党校光荣退休。 小时候的我非常向往在大城市的生活,在我看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直是恒古不变的真理。我很不理解奶奶从昆明城区跑到德宏边疆工作,最终还在德宏定居的决定。我常常会吵着闹着向奶奶抱怨为什么会放下在昆明安逸的城市生活,偏偏要到德宏这一边疆地区受苦。奶奶却说,援助祖国边疆建设是她们那一辈人无怨无悔的光荣选择,她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奶奶的付出最终得到了认可,年,德宏州委政府隆重庆祝建州60周年,向为德宏做出60年贡献的全州老一辈工作者们颁发荣誉勋章,奶奶也收获了这一份属于她的荣誉。这时的我也已工作,将奶奶那沉甸甸、亮闪闪的勋章捧在手心里,再想想奶奶对我说的那番话,慢慢的我不再埋怨奶奶了,心里充满的是对奶奶发自内心的钦佩和敬意。直到现在我还将这枚饱含着奶奶在德宏奋斗一生得到肯定的荣誉勋章和我获得的荣誉证书好好的珍藏在一起。 工作岗位上的奶奶是平凡的、普通的,奶奶一生没有当过什么官。可自幼生在昆明、长在昆明、住在昆明的奶奶,却能够“顾大家、舍小家”,毅然响应祖国的号召,离开昆明的父母和家人、坦然放弃在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条件,奔赴祖国西南边疆德宏支边并奋斗一生,这一点却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在我的心里,奶奶的这个决定“很傻”,让我很心酸,但却也是伟大的,这也是在我心目中奶奶平凡却又伟大的原因,我为奶奶感到骄傲和自豪! 历经生活苦楚勇挑生活重担——奶奶是最苦、最累的奶奶 在我的心里,我的奶奶汤秀英是最苦、最累的奶奶。奶奶到德宏支边工作后认识了同样从事卫生工作的爷爷,后来他们成为了幸福的一家人,奶奶27岁生下了妈妈。可是幸福总是那么的短暂,当妈妈还只有3个月大,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的时候,爷爷因乘车到盈江县参加扑灭疟疾的会议,在途中翻车后因公殉职。爷爷逝世后,奶奶悲痛欲绝,哭干了眼泪,连奶水都哭干了,所以妈妈从此就不再有奶水吃,全靠人工喂养长大。为了照顾年幼的妈妈,又想到和爷爷爱的约定,奶奶选择了勇敢的去面对今后的人生,独自一人抚养妈妈长大。为了不影响工作,奶奶就把妈妈送到托儿所,擦干泪水,自己继续投入到下乡扑灭疟疾紧张的工作之中。由于当时爷爷是因公殉职、妈妈又太小的原因,只要奶奶向单位提出调整岗位申请,是完全可以到单位办公室工作的,这样奶奶就可以更好的照顾妈妈,也可以减轻工作的负担。可奶奶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舍小家、顾大家,照样全身心投入到水深火热的基层中去,去尽自己的力量扑灭疟疾。有好几次,都是妈妈得了重病,单位通知要奶奶回来看望一下妈妈,或医院发病危通知书给奶奶,奶奶才回家看望妈妈。奶奶心里也很难过,也很想要好好照顾妈妈,可在奶奶心里,服务群众、奉献国家同样很重要。 虽然忙于工作,但奶奶很想念妈妈,每次回来都会抱住妈妈痛哭一番,等妈妈病情有好转后,奶奶又告别妈妈,奔赴基层投入到扑灭疟疾工作中去。妈妈回忆说,由于在托儿所有许多孩子要照顾,所以吃得差、卫生条件也差,所以妈妈常常感染疾病。可老天也在保佑着奶奶和妈妈,妈妈虽然得过好几次危险的大病,却都能死里逃生。由于奶奶是昆明人,在芒市也没有亲戚朋友,因此没有人会到托儿所看望妈妈。妈妈说她已经落得了一个病根,一到黄昏时分,知了虫一叫,妈妈就会想念奶奶,因为没有其它的亲人可以见到。再后来,奶奶又想办法找到一家无儿无女的老两口,又把妈妈长期寄养在他们家,每月给老两口20元作为妈妈的保姆费。那时,妈妈总算有了在家的感觉。老两口对妈妈非常好,从不打骂妈妈。因为当时妈妈患有夜尿症,尿床后的妈妈经常被幼儿园的老师责骂,并被罚顶着晒尿床的被子。自打奶奶将妈妈交由老两口照顾后,老两口给妈妈吃好的、穿好的,晚上妈妈尿床后也不打不骂。奶奶很是放心,终于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那时奶奶不分白天黑夜的干革命工作,并有着非常精湛的医术水平,工作出众的奶奶每年都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据奶奶说,奶奶还曾受到过外国专家来芒市的专访和好评呢!有一年,芒市来了个外国专家专门对被单位列为示范工作者的奶奶进行防疫工作的采访,采访中,奶奶和这位外国专家交流了自己的防疫工作经验。奶奶能独自熟练的完成工作中的所有流程:从配养蚊子、分析病源、采取血样,再到对症治疗。奶奶除了会治疗疟疾疾病外,对其它的疾病也可以全部拿下。奶奶最出名的是儿科、内科和外科。据妈妈回忆说,有几次妈妈和奶奶走在大街上,总会遇到人对奶奶说:“汤医生,你是我家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你的医治,我家孩子早就没命了”。到德宏后,奶奶还学会说了傣族话,所以当地傣族经常找到我们家里请奶奶治病,他们亲切的称奶奶是“八老汤”,也就是汤大妈的意思。这就是为什么奶奶要开诊所的原因,奶奶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去救死扶伤,这也是奶奶选择从医的初衷。 由于奶奶出身的问题,文革时期也受到过冲击,也被下放到基层干活。后来落实政策后,奶奶被调到德宏州民族干部学校医务科工作了。奶奶在医务室工作也非常辛苦,一天24小时都要上班,学校里的学生不管白天、黑夜,只要生病了就来医务室找奶奶看病,他们也称呼奶奶为“汤医生”。除了在学校看病,奶奶还要向学生们讲授卫生知识的课程,所以奶奶真的是非常有能力的医生,奶奶不仅经常要备课、看病,还要到学校舍区为有精神障碍的人看病,奶奶单位的人都非常尊敬奶奶,夸奶奶是个好医生,人好、心好、医术好、对看病的人态度也好。有的学生还说:“我们有病基本上都是来找汤医生,除非是医院”。奶奶退休后之所以会开诊所,也是由于常常有人会找到我们家里请奶奶看病的原因。有些找奶奶看病的傣族群众对奶奶说心里话,医院看病,去医院他们不会说汉语,看病很不方便,而来找奶奶看病,奶奶会用傣语和他们交流,也会为他们着想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奶奶能用最少的费用就可以把他们的病治好,治好后病情还不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妈妈回忆说,有一年一个傣族妇女来我们家拜年,一进门就给奶奶跪下了,含着热泪感谢奶奶治好了她多年的老毛病,还送来了年货感谢奶奶的大恩。 奶奶是个重情义的人,奶奶这辈子用她的一生誓守了对爷爷真挚的爱,也一直到现在奶奶也没有再找自己的伴侣。虽然我只见过爷爷在家里的画像,但我能感受得到奶奶和爷爷之间那深厚的感情。奶奶一面经历着内心的苦楚,一面独自用心抚养妈妈长大。文革时期,有人指责奶奶出生于昆明的“商业资本家”,奶奶遭受了文革的批斗与冲击。当时家里的经济非常困难,生活非常艰苦,但奶奶没有放弃生活,依然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我们这个家所有的重担。一直到现在,妈妈总对我说:没有奶奶的全心付出,就没有咱们现在这个温暖的家。奶奶,在我和妈妈心里,您就是咱们家里最大的“顶梁柱”! 从我小时候到现在,奶奶就一直和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从来没有分开过。那时我们先后住在德宏州委党校和德宏州气象局,因为爸爸妈妈工作较忙,奶奶承担着对我日常生活的照顾。还记得在我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同到昆明学习3年,这期间全靠奶奶一个人照顾咱们这个家、照顾我。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从小我就和奶奶一起睡,奶奶不在我就睡不着觉,我已经习惯了有奶奶在,每天晚上奶奶会按时叫我起夜。听妈妈回忆说,每天晚上我和奶奶睡时,都是我先钻进被窝里把被子捂暖和,让奶奶能舒舒服服的睡觉,奶奶也常常夸我说:“我的宝贝孙子真有孝心!”。我和奶奶的关系从我小的时候就这样的亲密,我也越来越离不开奶奶了。 我自小奶奶就很关心我,生怕我受到委屈。在我记忆里有这么几个场景让我感动和印象深刻:父母说我上托儿所时经常哭闹。奶奶很是担心,常常会独自从家走到托儿所外看看我在做什么;我上小学时有几次被人欺负,奶奶知道后非常心疼,急冲冲的拉着我去找对方家长理论;初中时,我想体验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那天放学后我和同学在食堂打饭并在校园内坐着吃饭,奶奶不放心,又独自从家走到学校来看我吃饱没有;我上初中和高中第1天的开学,奶奶总会陪着我一起去学校,看看教室的位置,老师什么样;奶奶在“小小诊所”坐诊时,担心我一个人出去玩,就把我锁在家里,找不到奶奶的我总会哭着喊“奶奶,你在哪里”,并翻墙离开家去诊所找奶奶,后来这件事情一直被奶奶挂在嘴边开玩笑的对全家人说起……在我的记忆里,奶奶从小就非常疼我,每年春节我都会喜滋滋的收到奶奶给我的压岁钱,并向奶奶磕头致谢,奶奶给我的压岁钱也是家里人中最多的。还记得我读初一时,奶奶还在开“小小诊所”时,那年的春节,奶奶给了我元的压岁钱,让我激动得不得了,后来我用奶奶给的压岁钱全部买了漫画;读初中时,当时流行可以挂在胸前的“记者圆珠笔”,我吵着闹着拉着奶奶的手到百货公司去买,奶奶付款后,拿着笔笑着对我说:“快过来挂着这个“狗链子”……总之,这一件件点点滴滴的事情只是生活中奶奶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疼爱我的一个个小缩影。一直到现在,我都已经习惯了有奶奶在的日子,我也从来不原意轻易的离开奶奶。 奶奶在家里从来都闲不住,奶奶平时喜欢编织毛线和缝补东西。记得小时候晚上我不习惯盖被子睡觉,喜欢套睡袋,我的许多睡袋都是奶奶亲手为我缝制的。奶奶还为我和爸爸编织了许许多多的毛线衣,长袖、短袖和背心,式样很多,直到现在,妈妈都为我好好保管着奶奶编织的毛线衣作为永久的纪念。生活中奶奶很节俭,家里很多的旧东西都舍不得扔,奶奶也常常会为我缝补衣服、裤子和袜子。在奶奶的影响下,从小我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行医一生到老患病笑看人生——奶奶是和蔼可亲的奶奶 在我的心里,我的奶奶汤秀英是和蔼可亲的奶奶。年,奶奶光荣退休后,为了继续自己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梦想,奶奶和从昆明来德宏的舅奶于年在我们家附近开了个小诊所,取名叫做“小小诊所”,舅奶回昆明后,“小小诊所”就由奶奶一个人经营着。由于奶奶医术精、态度好,“小小诊所”里每天都会挤满来看病的人。那时的我小学一放学,总会到诊所里等着奶奶一起回家,由于看病的人多,奶奶的诊所总是早上开门,直到晚上7点后才能关门。而对于想找奶奶看病却又行动不便的患者,奶奶都会上门看诊。我记得小学假期时,我都会背着奶奶的药箱陪奶奶一起到傣族村寨群众家中为群众看病。看着傣族大爹大妈们对奶奶的敬重和感谢,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年,随着年纪的增大,奶奶觉得精力不像以前一样充沛,就关闭了“小小诊所”,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奶奶总算可以在家里享享清福了。虽然现在奶奶已不再开诊所,但奶奶仍然是咱们家里不可或缺的家庭医生和大管家,家里不管谁生病了,奶奶总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要吃什么药。为调养好身体,奶奶自己也一直在吃着仙灵骨葆胶囊、血塞通片和维生素B1等药品。妈妈时常开玩笑的说,奶奶就是我们家里的“大宝贝”,而我也常常高兴的告诉奶奶和妈妈,咱们家有了奶奶就是最大的福气,就如同“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奶奶就是咱们全家最重要、最重要的人。 年9月,高考后我被曲靖师范学院录取,奶奶和妈妈都很高兴,当我大学刚离家2个月后,一天奶奶不小心在家摔了一跤,加之后来又患上了骨质疏松的病症,从此奶奶再也不能走路,只能坐轮椅。我和妈妈非常担心奶奶,奶奶却很乐观,安慰我和妈妈不要担心。在之后的日子里,奶奶虽然行动不便,但却还是和以前一样为家里分担家务。奶奶不能走路后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可以外出,只能待在家里。妈妈和我担心奶奶难过、心乱,就更加无微不至的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我们不想让自己最重要的亲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感到有丝毫的难过和遗憾。当时我们还在气象局的庭院式房子居住。只要一有时间,每天早上,我和妈妈会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奶奶在家门口晒太阳,奶奶会一边打毛线一边望风透气,邻居们也会友好的问候奶奶,有的人还会坐着和奶奶拉拉家常,慢慢地奶奶也习惯了我们扶她出来透气,奶奶的脸上也常常挂满了笑容。年2月后,我们家搬到了气象局的单元楼居住。由于住在4楼,奶奶不能像以前一样在家门口晒太阳,但我和妈妈还是经常扶奶奶在阳台上坐着透透气。 年6月,大学毕业后的我在奶奶和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顺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并于年初在梁河工作。年1月到年11月,在梁河工作的我很少能回家,和奶奶、妈妈相聚的日子非常少。年11月,在奶奶和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调回芒市工作,我们一家终于团聚了。年5月后,妻子小霞也加入了我们这个温馨的家庭。年5月1日,奶奶和妈妈从德宏州气象局搬到了芒市帕底居住。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能天天能和奶奶在一起,但我和小霞都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看看奶奶和妈妈。我们每次见到奶奶,奶奶都非常高兴,笑的非常开心,饭量都会好很多。我和小霞到帕底家里,我会将奶奶搀扶出来晒晒太阳、陪着奶奶坐着聊天看电视、还用手机为奶奶和妈妈拍一些生活照、录制生活小视屏,我真的觉得能这样一直陪伴奶奶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虽然现在我陪奶奶在一起的日子不像以前一样多了,因为我和小霞要到周末才能到帕底看奶奶和妈妈,但只要我一回帕底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奶奶。我陪着奶奶坐着聊天的时候,奶奶总会打开自己的“话闸子”,给我讲述她以前的生活经历。也正因为这样,我才能够用这么有限的文字去记录下奶奶这不平凡的一生。对于奶奶,我感到自己写的这些文字都不能表达我对奶奶的爱,是奶奶教会了我勤奋、智慧和人生中一切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在我心里,奶奶就是我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亲人。 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如今的奶奶也已经89岁高龄了,伴随着岁月的脚步,我发现奶奶在慢慢的变老了。奶奶渐渐地不再像以前一样爱说话,奶奶的思维开始有些不清晰,反应也有些迟缓了,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而当我也以一角尾纹、一缕白发在感受奶奶满脸皱纹、满头白发的时候,我开始有些害怕了,我怕终究有一日自己和家人会经历到没有奶奶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日子……我真的不敢去想会有那一天,我开始向上天默默地祈祷,我希望能用自己所能奉献的一切去换取奶奶能够每一天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一直一直这样和全家人这样永远的走下去……妈妈常说奶奶一生为咱们家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和汗水,承担着比别人更多的责任与孤独,我们今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奶奶。而现在对奶奶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能够多陪陪她,多和她说说话。是啊!作为奶奶最喜爱的孙子,我的确应该抽时间多陪陪奶奶。每当想到妈妈的这些话,我思如泉涌,我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觉得自己这辈子亏欠奶奶的实在太多太多…… 时光、时光请慢一些吧,请不要再让我最心爱的奶奶变老了!奶奶,您的一生,坎坷而劳累,您送走了自己的青春,却带来了咱们家的希望和美好的前程。您的一生都在付出、奉献,却苦了您自己,只为让家里人能活得更好。奶奶,谢谢您所做的一切,您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了我们,如今您最牵挂的孙子已经长大,我宁愿用自己的一切来换您的青春永驻、岁月长留…… 奶奶突然撒手人寰含泪写文纪念奶奶——奶奶请您不要离开妈妈、我、小霞和您最爱的亲人们 年6月1日凌晨4时,这一天对我们全家来说都是这一生最黑暗的日子……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把我和小霞从睡梦中惊醒,是妈妈的电话,妈妈哽咽的说奶奶刚刚永远离开了我们……不!不会的!我的脑子嗡嗡炸响,那一刻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感觉天塌了。我真的不能接受奶奶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妈妈、我和小霞在今年4月份才为奶奶过完她89岁的生日啊!在我和妈妈的心里,奶奶精神一直很好,一定能够健健康康的安享晚年。前1天,我还用星期天周末的时间到帕底看了奶奶和妈妈。不可能!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接完电话,我和小霞强忍着悲痛含着眼泪收拾好东西于早上7点坐公交车赶到了帕底家里,当我们跌跌撞撞的赶到家后,我们已经再也见不到奶奶了,大厅里已经变成了奶奶的灵堂,我竟没能见到奶奶最后一面,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悲痛的看着奶奶的棺木和遗像,我的泪水止不住一个劲的往下流…… 虽然自年年初开始,由于奶奶年纪大变得不像以前爱说话,但我和妈妈坚信,现在奶奶只是年纪大了些,奶奶今后的日子还有很长很长,妈妈也很用心的照顾奶奶的日常生活起居。为了能帮奶奶锻炼思维,我和妈妈一直和奶奶说话。每次看到奶奶,我都会诱导奶奶和我说话:“奶奶,您叫什么名字?奶奶,三姨奶叫什么名字?奶奶,我们家以前开的小诊所叫什么名字?奶奶我们要活1百岁、1千岁;奶奶,您快数数英文、傣文的数字;奶奶……”。我和妈妈觉得只要我们能让奶奶的思维一直动起来,奶奶就不会患上老年痴呆症,奶奶就能够健康长寿。年以来每天的清晨亦或夜晚,我都备有一个任务,就是在自己心里默默地向上天为奶奶虔诚祈祷:希望老天能保佑奶奶长命百岁,只要奶奶能一直健健康康的,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的生活美满,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可为什么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一向身体健康的奶奶还是这样就突然离开我们,我的心里根本接受不了……奶奶,为什么现在妈妈和我能够好好的照顾您了,奶奶您却就这样匆匆的离开我和妈妈了……奶奶,如果生命中99%的人都会离开,那么您可不可以做我的1%。失去奶奶的痛苦多久才能愈合?对我来说,自己失去奶奶后内心的创伤这辈子都不会平复了……现在我多么希望属于我们全家的时间能永远定格停止在年5月31日前,停留在之前我们全家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的那段美好时光、永远停留在奶奶身体健健康康前的日子,如果能做到的话,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年6月1日,奶奶逝世,妈妈、我和小霞为奶奶守灵;6月2日,我们送奶奶出殡。6月7日,我们为奶奶准备头七……这一个个让我悲痛的日子将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还清楚的记得6月1日我们为奶奶守灵的日子。那一整天,妈妈强忍着泪水和内心的悲痛忙碌的招待着前来帕底家里吊唁奶奶的好心人们,我和小霞则在大厅里陪伴着奶奶,那天是我一生中哭得最多的一天,想着奶奶我的眼泪就会不停的往下掉。当晚吃过晚饭后人群渐渐散去,妈妈让我和小霞出来休息一会,说想自己一个人陪陪奶奶,但我和小霞还是和妈妈在一起陪着奶奶。妈妈坐在奶奶旁边,边哭边和奶奶说话,说我们想她了。听着妈妈和奶奶说的那些话,我的眼泪又不住的往下流。 6月2日是奶奶出殡的日子,大雨绵绵,连老天都为奶奶离开我们而难过。我和妈妈、小霞一路把奶奶从帕底家里送往万安陵园。安葬仪式上,妈妈泣不成声的按照陵园工作人员的指导完成了仪式的所有环节,在即将要安放奶奶骨灰前,妈妈再也忍不住悲伤地抱着奶奶的骨灰盒痛哭起来,想着奶奶从此要离开我们,我们谁都接受不了,全都放声大哭。我们不愿意离开奶奶,也不愿意奶奶离开我们。直到现在一静下心来,我的脑海里都会如播放电影片段般的回想起这37年来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小时候和奶奶睡、奶奶带我玩耍、照顾我……,我生命中有太多太多的回忆都是和奶奶在一起的,一直以来奶奶都是我和妈妈心里面最重要的亲人,是我们家里的精神支柱,是奶奶为咱们家撑起了一片天!现在我的脑子里全都是奶奶的画面:奶奶坐在椅子上、躺在床上和我说话的场景;我抱奶奶出去晒太阳,奶奶舒服的躺着晒太阳的场景;我和妈妈、小霞一起帮奶奶洗澡的场景;我和小霞每次去看奶奶时奶奶将手伸向我满脸欣喜的场景;奶奶唱东方红歌曲给我们听的场景;妈妈对奶奶说“是不是憨人、”,奶奶说“不憨、不尖”的场景……这一幕幕都曾经是我人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但现在都变成了苦涩的回忆…… 奶奶,曾经我能看着您的样子,陪您说说话,现在想想那都是我一生最最幸福的事情。我真的还有很多事情没去为您做,太多我之前计划的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去做……自从年11月奶奶骨质疏松不能走路后,奶奶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自由外出,奶奶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家里、床榻和轮椅。细细算来,奶奶从不能走路到现在离开家、离开我们,一晃竟已快19年了……这19年的时间里,由于忙于琐碎的家事和工作,妈妈和我陪伴奶奶聊天、搀扶奶奶出来在院子里和家门口晒太阳、出来透气的时间非常少,大部分的时间奶奶只能一个人靠在床上看电视、打毛线和缝补东西消磨时间。我知道这么多年来奶奶一个人很孤单寂寞,奶奶的最大心愿就是家人能抽出时间多陪陪她,她才会开心高兴,可我们都没有能满足奶奶这个最简单的心愿,我和妈妈总觉得奶奶的身体一向很好,等我们不忙了、有时间了,再好好陪伴奶奶、孝敬奶奶。特别是年5月妈妈和奶奶搬到帕底居住后,由于帕底家里离气象局家里单程有15公里远,我和小霞只能在周末用1天的时间坐公交车到帕底来看妈妈和奶奶,另外周末1天时间我和小霞则在芒市家里灵活支配。在我们陪伴奶奶最后这5年时间里,我和小霞能见到奶奶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即便在我们到帕底家里有限陪伴奶奶的时间里,我也没有尽到做孙子的义务,我只是陪奶奶聊聊天、说说话,没有主动为奶奶捶捶背、按按腿,我总是觉得奶奶会一直在我们身边、奶奶不会离开我们,今后我有的是时间孝顺奶奶……我现在心中无限的后悔、无限的心痛,我从没想过和奶奶37年的祖孙情义竟在年6月1日后就这样分别了……现在感觉心被撕裂,我想我舍不得奶奶您走,您也舍不得离妈妈、爸爸、我和小霞而去吧?奶奶,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您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现在没有您的日子我们该怎么办?我觉得心里空空的,这种心里的痛苦只有失去奶奶的我们才能够深切的感受到…… 奶奶离开我们后,妈妈和我的情绪非常低落,我真多么希望这只是我们做的一场噩梦。每天清晨醒来,我都会在心里说,自己昨晚做了个噩梦,梦见奶奶离开了我们,现在梦醒了,奶奶还在:现在奶奶还在帕底家里等着我和小霞周末去看她;现在妈妈正在帕底喂奶奶吃东西、和奶奶说着话;奶奶和妈妈都在等着我和小霞周末去帕底家里呢;奶奶还等着妈妈、我和小霞帮她洗澡呢……可当我看着气象局家里以前奶奶睡的那张小床,看着空荡荡的小床,我知道,这只是我自己在骗自己。奶奶,真的已经离开我们、离开家里了…… 奶奶离开家后,我含泪整理出了年至年这10年间奶奶和我们在一起拍摄的张相片,到相馆冲洗成纪念相册,放在妈妈的帕底家里,我想通过相册和视频每天都能够看到奶奶和我们在一起。现在只要一有时间,我和小霞都会回帕底家里看妈妈,我会到奶奶平常睡的床前坐坐,看着奶奶床边墙上奶奶和我们合影的相片发会儿呆;在气象局的家里,我会默默地到奶奶的床前和奶奶说说话,我会告诉奶奶,我想她了,真的想她了……我也会常常在电脑旁看奶奶健在时我们为奶奶拍摄的相片和视频,也会时常在自己的手机里翻看奶奶、妈妈、小霞和我,我们一家合影的相片,看着看着我的眼泪都会默默的留下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会想着奶奶,想着奶奶的音容笑貌,我会默默地流泪,心里真的很难受,我没办法接受奶奶离开我们,以后没有奶奶在家的日子里我该怎么办?这辈子我都会难过,因为我失去了我最亲的人,我最最爱的奶奶……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生命的开始也不过是一场早已写好的结束,我的脑海里经常会如幻灯片播放般出现奶奶日常和我们在一起的画面,我想奶奶一定会在天上注视着我和妈妈、小霞,奶奶会一直在我们身边,永远陪伴着我们,只是我们再也看不到奶奶了,再也看不到了…… 奶奶,您知道吗?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您!想着您的时候我都会对您说这样永恒不变的话:“奶奶,三姨奶、您和妈妈、爸爸、小霞和我,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奶奶,我们全家人要永远在一起幸福的生活、永远不再分开”、“奶奶,您只是暂时离开家一段时间,三姨奶、妈妈、爸爸,小霞、我和您的所有亲人们都在等您回家,您不要离开家太久,您要尽快回到咱们家里,我们永远都在等您回来”……奶奶,现在我多么想给天堂的您写封信,告诉远去的您,我永远都会想着您、等着您。奶奶,如果真的有轮回转世的话,请您一定要告诉我您转世去了哪里。不管有多远,我一定要去找您,我要把您接回来,好好的接着孝敬您! 奶奶,您知道吗?写您的这篇文字只要我一有时间都会慢慢的添加有关奶奶您新的内容,而每次充实完善这篇文字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流泪,我用这滋意流淌的泪水,用这蘸着泪水写成的文字想着您,念着您,这辈子我都会想着您。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我也会永远想着您、念着您,我永远是您最喜欢的孙子,您永远是我的好奶奶,妈妈的好妈妈。奶奶,我永远爱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