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历史名县扶风县,文化积淀深厚且广布隽山秀水,吸引着各地的杰出人才,到此传道修练。马钰(世称马丹阳)祖师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宝鸡本土人士极为融洽地一起修真传道,开创全真道教遇仙派,创造“马丹阳十二神针”。元世祖至元六年(年),被封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著有《金玉集》《渐悟集》《精微集》及《分梨十化》《三宝》《语录》等集,传承老子文化硕果累累,在中国中道教历史的长河中,闪炼着夺目的光芒。 相传,马钰是东汉伏波大将军马援的后裔。马援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陕西宝鸡扶风人。这位以“马革裹尸”而闻名于世的“光武中兴”名将,于东汉之初,决策陇蜀,西平诸羌,南征交趾,北遏乌桓,最后死于平定五溪蛮的前线。马援一生戎马倥偬,功勋卓著,为东汉王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在五代十国时期,马钰家族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迁往山东牟平,并发展成为当地的大户。马钰出生于北宋末年,童年时期,受到良好教育。他好学上进,擅长写诗。然而,马钰所面对的世界,正是矛盾尖锐、激烈而复杂的南宋时期。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南宋初年的金兵南侵,山东一带几乎战乱不断。而且,在马钰少年时期,中北方的金国便把他的家乡占据为自己的领土。即使如此,马钰仍然没有辜负家族的厚望,在他成年之后,使家族更加富庶,富甲一方,他也因此被称为“马半州”。因为这片土地不再属于自己的国家,马钰喜欢玩乐,对玄妙的东西很感兴趣。马钰,虽然拥有一些权势,但在人情世故的虚与委蛇下,难免萌起一丝落寞寂寥之感。 公元年,45岁的马钰被迫改变了往日的生活。这一切,源自于一个道人的到来。这位道士便是史称王重阳的全真教创始人王喆。马钰收留了前来传教的王喆,却只是因为他一向乐施好善,只是对道教有一些好感,并没有要加入道教的意思。为了表示对王喆的敬重,马钰在自己家为王喆修了房屋供王喆修道,王喆自题为“全真堂”,取“存神养浩全真性”之意。王喆开创的教派因此被称为全真教。王喆看中了马钰在当地的影响,于是想尽办法要劝说马钰跟随他一起修行。事情发生了转机。公元年正月,马钰开始正式跟随王喆学道。 王重阳将全真道秘诀传与马钰,托为全真道传道事业的直接继承人。在临终前让马钰坚定传教信念,光大道教。马钰传教非常辛苦,终年赤脚,每天的食物也只有早上一碗粥、中午一钵面。马钰希望以此来修身养性。虽然看起来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是,由于马钰儒雅大度、学识丰富,可以将教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因此结交了众多长安城中的名流,和当地的乡绅官吏、文人墨客等各种人都不无交往。马钰凭借自己的修养和苦行,一时成为长安城的名人,全真教也因此在长安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长安建立了全真道教的基础之后,马钰来到终南山为师父守孝。三年的守孝,也让马钰有时间重新思考全真的教义,也更坚定了他传教的信心。守孝期满之后,一起来到陕西的三个师弟奔赴其他地方传教,只有马钰留在陕西。马钰在王喆的老家终南山刘蒋村搭建了一座茅庵住下,并手书匾额“祖庭心死”,表示自己继承师父衣钵、一心传道的决心。经过在陕西各县多年的奔走传道,全真道教不仅在陕西影响深远,并且邻近的山西、甘肃一带都有信徒因为听闻马钰的声名前来求道拜师。陕西也因此成为全真教的基地,终南山成为全真教的圣地。新开创的陕西和已经有了全真教基础的山东,两地遥相呼应,使全真教在金国统治的北方一时成为名教。在全真教中,王重阳创其始,至丘处机而达鼎盛。而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的就是马钰。 投稿请发到ffxwwzx .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