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天度村铁胆御史王纶的家乡

文/张琼

(年6月24日宝鸡日报11版文化周刊)

  “明代有个‘铁胆御史’王纶,耿直刚烈,被皇帝颁旨奖励。他就是咱天度人,王家族谱上写着呢。”近日,扶风县天度镇天度村村民向记者说道。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王家族谱复印版的持有人之一王忠蒙,76岁的王忠蒙是王氏族谱的续谱人之一,对天度王家的故事颇有研究。

  天度地名是怎样来的?“铁胆御史”王纶都干了哪些事?明朝皇帝为什么要颁旨嘉奖他?王氏族谱里有哪些家训家风故事?走进天度村,在村民讲述和王氏族谱中探秘天度村的故事。

明代族谱 天度故事的权威讲述者

  6月21日,在王忠蒙家里,记者见到了天度王氏族谱的复印版,原件现保存于扶风县档案局,复印版除过纸质与其不同,字体、内容都一样。据王忠蒙介绍,天度王氏族谱创立于明弘治八年,所记一世祖为宋朝人。族谱原本一式五部,四部于上世纪60年代被毁,剩余一部被村民藏于墙壁土洞中,得以保存下来。年,这部族谱原件被县档案局收藏。

  明弘治八年,王氏第八辈人王政创立了族谱,此后,在明万历十七年进行第一次续谱,清乾隆十年进行第二次续谱,清同治五年第三次续谱,民国三十一年第四次续谱,在年进行第五次续谱。五次续谱,使族谱没有中断,具有权威性和研究价值。族谱详细记载了王氏家族的变迁和繁衍情况,家族中举人、秀才不可胜数,是一个书香世家。

  王忠蒙从扶风县电影公司退休后,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族谱的研究中。作为续谱人,王忠蒙在族谱中加入了天度地名的传说,绘制了天度明清地理概貌图。天度镇和天度村缘何得名呢?天度原来叫“天渡”,据传,周天子北渡天庆河去寺庙祭神,周天子在此渡河,得名天渡。

  在天度明清地理概貌图中,有一个高大厚实的四方老城墙引人注意。王忠蒙说,老城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过清朝和民国时期重修,城墙高两丈五尺,底宽一丈五尺,顶宽六尺,南北宽五十丈,东西长达一百二十丈,占地百余亩,是防盗贼的“铜墙铁壁”。老城里住的全是王家人,王忠蒙小时候时常在城墙上玩耍,城门上写着大大的“天渡”二字,天一黑,城门就关闭了,门口还有站岗的王姓人。年,老城墙被毁。

  王氏族谱有世系卷、行实卷、著作卷和族训卷四卷。其中,行实卷分为忠良和节义,第十辈人王纶的事迹就记录在忠良故事中。

天度“牛人” “铁胆御史”的忠良逸事

  王忠蒙对王纶的生平事迹研究细致,曾撰文《王纶传略》宣传王纶的故事。王纶,字汝言,号岐东,扶风天度人,生于明天顺八年(公元年)。曾任真定知县、巡按四川监察御史、嘉兴知府及浙江参政等职,任职期间,他抨击宦官刘瑾、扫除蜀地匪患,被明朝文武大臣赞为“铁胆御史”。

  王纶为官清廉,性格耿直刚正,不畏强权,最看不惯欺凌弱小、仗势欺人的人。明正德年间,大太监刘瑾权倾朝野,此人欺上瞒下、党同伐异。大臣许进因为参与过疏请诛瑾的活动,和刘瑾结下了私怨,刘瑾就找了个“丁夫银两”的事,诬陷许进,监察御史王纶和给事中熊纪奉命去审理这个案子,两人临行前,刘瑾叮嘱两人说:“重劾有异偿;否则有异罚”。意思是加重审理许进有好处,反之就要受到惩罚。

  王纶、熊纪去查实后发现,许进是被诬陷的,并没有做错事,纯属刘瑾对许进的报复。王纶问熊纪,咱们是袒护君子,还是听信小人?熊纪说,刘瑾虽然是小人,但他手握重权,咱要是不听他的话,恐怕对我们不利。王纶说,我们要是排挤贤良,会被万世人嘲笑唾骂,坚决不能按刘瑾说的干。王纶的原话为:“岂可顾一时之苟且而忘万世之清议哉,吾宁死弗敢从也。”

  随后,王纶如实把许进的事上报给朝廷,为许进洗脱冤屈。刘瑾听说之后大怒,派人把王纶、熊纪捉回朝廷,准备以结党营私的罪名处死两人。熊纪害怕刘瑾的权势,担心恐惧地生了病,想要自杀。王纶劝说熊纪:“事白于朝,死亦未晚,何效匹夫匹妇沟壑之。”意思是,你不要怕,死也要死得像个爷们。

  在大殿上,王纶毫无惧色,如实陈述许进事件原委,据理力争,慷慨陈词。刘瑾一时争论不过王纶,王纶取下腰带击打刘瑾,刘瑾扫兴下殿。这一场面震撼了文武大臣,大家都称赞王纶为“铁胆御史”。

御赐嘉奖 皇帝为何事颁旨表扬王纶

  “王纶是个干实事的官儿,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曾经还得到过明朝皇帝的嘉奖呢。”王忠蒙说,皇帝为了什么事情颁旨表扬王纶呢?

  明正德年间,蜀寇猖獗,这些匪贼掠夺乡民财物,影响十分恶劣,皇帝命御史王纶去四川解决匪患。王纶到达四川查实发生匪患原因后,宣告:“吾以为不斩士卒则无人肯斩贼首,不斩将领则无人肯斩士卒,不斩重臣则无人肯斩将领。”

  王纶经查发现,贼首廖麻子率领一群土匪掠夺营山等地的乡民,十分嚣张,官军不但不敢出击,反而藏起来,躲藏贼人。王纶和另一位御史汪景芳弹劾总制军务洪钟,认为其纵兵不战,自己游乐玩耍,导致匪患日益严重。朝廷立马把洪钟从出游地召回来,并要求将不称职的官员依法查办,该免职的免职,蜀地一些贪污守令没等到御史王纶来查他,就自己离开了。一时间,纪律得到整肃,蜀地民心得到安稳,王纶被百姓称为:“扫地王”。

  王纶开展了一系列打击贼寇的行动,打击得贼寇无处藏身。一日,贼首廖麻子带着多名匪贼,来到汉州城下,见到王纶等官员,哀求着请求解散。过了六日,又带了一千名匪贼前来,一伙人穿着良民的衣裳前来自首,声称愿意被俘虏,匪患解除。

  明武宗颁旨嘉奖了王纶等人平匪乱的行为,并升了王纶的官。族谱记录了皇帝所颁旨文的内容,有原句:“猾寇一旦革心,虽各贼畏法悔罪,自求生路,亦尔等抚绥所致之。览奏,朕心嘉悦,特降敕以奖励,尔等钦承之,故敕。”时间为明正德八年二月十五日。

  四年后,王纶被奸臣诬陷,王纶自请告老还乡。明武宗御批寓所,在扶风县城北门外给王纶建了屋舍,王纶在这里继续周济贫民,设粥场,帮助穷苦百姓。

家风家训 好家风陪伴王家余载

  除过王纶,王家还有王政、王兰等诸多忠良人才。天度王家为什么有如此多优秀男儿呢?记者翻阅王氏族谱族训卷时,找到了答案,良好的家训家风,是王家兴盛、人才辈出的密码。

  王家族谱族训卷有敦孝悌、尚和厚、崇勤俭、慎婚姻等六方面内容。王家家训首先要求后人要重孝道,对待父母要有孝心;兄弟姊妹之间要友善,不可以干出相互欺辱、残害的事情。再者,为人处世要和厚,家庭要和气,对人要厚道,不做伤害别人的事。还有就是要勤俭,告诉后人勤俭是大德,家族兴旺离不开勤俭。另有慎婚姻,说娶妻要娶贤……

  族训是以说理形式来写的,相当于现在人写的议论文,每一部分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论述,并有家族中的故事作为说理的论据,读来很有趣味。王忠蒙说:“如今,家训的大部分内容依然对我们有引路的作用,教人崇尚真诚、要有善心、心灵要美,而且要多读书,勤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据王忠蒙讲,王纶父母早丧,弟弟妹妹年幼,王纶白天耕种田地,晚上苦读书籍,不敢有一丝懈怠。操持家庭数年后,弟弟妹妹都成家了,自己才放心下来继续读书,最终考中举人,成为一方父母官。王纶正是在好家风的渲染下,按照家训的要求,做了一名正直的人、善良的人。

  财物有价,家风无价。王忠蒙认为,保存、研读族谱,从祖辈身上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是族谱赠给后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投稿说明ID:ffbxw   投稿的朋友请到扶风百姓网(







































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