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扶风县喜庆习俗(做满月、做生日、合龙口、贺仕途)

喜庆

1.做满月。凡生下第一胎,或前多女胎此为男胎者,则做“10天、20天、满月”。满月日,亲友携礼登门,赠以衣物、“百锁”钱;孩子舅家携“双圆圈礼馍”、布老虎前来贺喜;邻里好友合买衣物或一面小银牌送去,主家设宴款待。是日午,由长辈人将婴儿抱至大门外(俗为“闯道”),若遇一所谓福大命大之男(主要指该人膝下男孩多),则将婴儿交给一抱,该男赐予婴儿零钱,随即被邀入宴席作客,有的被孩子拜为“干爸”、“干大”。

2.做生日。一般人从55岁至迟60岁开始做生日。每年一次,亲友送寿礼、寿馍、寿糕贺寿,主人待以酒席。富户则唱戏,放映电影,念寿经。

3.合龙口。老年人的寿棺材在木工做至合龙口时,亲属携鞭炮、红布等礼物前往祝贺。中午鸣放鞭炮,红布覆盖棺材。

4.贺仕途。清代,本县人凡考上“秀才”者,全村贺喜;中“举人”者,知县前往祝贺。民国时,高小毕业、中学毕业后,学校给家庭送喜报,张榜祝贺。今有学生考入大学或中专,邻居、亲戚则前来祝贺,有的还赠送物款礼品。

扶风县婚姻习俗

建国前,本县男女婚姻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身。

官绅、富豪有“大夫小妻,小夫大妻及一夫多妻”。建国后,此类习俗绝迹。

童养媳。民国前较为普遍。父母们迫于生计,将自己未成年的女儿送养婆家,约16~17岁时成亲,俗称“梳头”。今已无。

换亲。男女双方因无力嫁娶,或因男青年有生理缺陷难找配偶,遂以姐妹与另一家互换成亲,有两换者,亦有三换者(甲换乙家,乙换丙家,丙再换甲家)。弟配嫂和哥娶弟媳,丈夫亡故,遂与同宗未婚或已婚丧偶之兄、弟婚配,经长辈说合即成夫妻,俗称“续亲”。娘家一般不予干涉,有“先嫁在父母,后嫁在自己”之说。县南乡一带有“弟配嫂如刀绞;哥娶弟媳,跟上睡去”之俗。亦有姐姐夭亡,未婚妹续嫁姐夫者。

招人。少妇亡夫,不愿守寡和改嫁,即招夫,不改姓。原子女随亡夫姓。还有因丈夫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妻为赡养其夫,再招一男为夫。称为“招夫养夫”。建国后,后种婚姻基本再无。

招女婿。多因女家无男丁所致。民国时,顶门女婿入赘后即随女家姓,常受族人歧视,故有“上门汉,两年半,三年不走用棍赶”之说。建国后,政府提倡“男到女家落户”与女嫁男家一样平等,不再叫“招女婿”。

扶风在线向时尚致敬,请相信品牌的力量!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上海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