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怀念伯父窦啟唐先生

文/窦智雅

  窦啟唐生於一九一五年,幼年家贫,发奋读书,早年就读於凤翔师范,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后遂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十六期,於一九三九年毕业。时值日寇铁骑践踏中华大地,抗战进入最困难的时候,他毅然报名要求上前线杀敌报国。被分配到高桂滋部任作战参谋,参见了著名的中条山战役,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身负重伤。医院手术取出两枚弹片,多次受到国民政府嘉奖。伤好后他将弹片连同奖状视为抗战荣誉保存多年。文革中恐怕丢失,在西垚生英爷家高垚珍藏多年,后被社会,周明二人玩耍,当做烂铜卖给废品站,二人现在提起往事,觉得甚是后悔。

  解放后,他同大多数旧政府人员一样戴上四类分子帽子。在家务农,接受改造。在劳动中吃苦在前,专捡重活干,生产队上地干活,他总是上工早,下工迟。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他都无怨无悔的干。记得有次秋收种麦,种到最后有半亩地左右,突然下起大雨,别人都将犁和牲口往回赶,他却一个人冒雨将地种完,受到大家的称赞。六二年夏收中,生产队麦场晾晒了一场麦子,午饭后天空忽然阴云密布,眼看大雨即将来临,他同村民豆智成夫(豆啟唐父亲),迅速将麦子收堆装入麻袋,抬往保管室。即将抬完时,大雨倾盆而下,这时场里还有20多麻袋麦子没有装完,当时两人已疲惫不堪,但他们两人还是冒雨将20多袋麦子装完,使集体财产颗粒未损。集体财产虽然保住了,但他们两人却落下了终身疾病,无人问过。文革中有一次开批判斗争大会,造反派头头领着红卫兵,高喊口号,打到反革命贩子豆啟唐,把豆啟唐押上来,并编了顺口溜念于群众。其中有反动贩子豆啟唐高桂滋部下参谋长,快把反动事实讲,免得皮肉受恓惶,若要抗拒再顽抗,头破血流是下场。在那个宁左勿右的年代,你纵百口难辨白,伯父无奈只好长叹一声说,我过去营救地下党有功,红卫兵头头不信,他说你若不信可问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张西鼎调查。如嫌远可问时任降帐公社书记王永祥,后经调查,再也没有对伯父进行批斗,躲过了文革灾难。据村民印周叔(争会父亲)回忆,解放前,一次两名国民党保丁在我村催粮要款,谁家不缴粮,就鞭打绳拴,因他和陈才(安良父亲)两家困难,缴不起粮款,遭到保丁皮鞭赶打。适逢伯父回家探亲,老远一声喝喊:“干啥呢,不准随便打人!”两名保丁停下鞭子,正要发作,见来人一身军官打扮,气宇不凡,连连赔罪灰溜溜走了。抗战胜利后,伯父随部队驻防虢镇,一日家乡村民豆升云,豆克礼拉了十几头大猪前往虢镇贩卖赶集,遇到当地地痞流氓将猪低价强行买去,还不如数给钱,二人有苦难言,有冤无处伸,想一外来之人,举目无亲,上哪里说理去,只好自认倒霉。可又一想,两家人指望这养家糊口,不能就此便宜了他,他们听说伯父在这里驻防,就找到伯父,将他们丙被讹之事说与伯父,伯父当时听后十分气愤,将桌子一拍,短枪一带:“走!你俩认人,我要好好教训一顿”。来到市场后,那人正在以同样的段欺负买卖人。伯父气不打一处来,拿手枪指着恶棍鼻子道:“老实将猪钱按市场价给人,如今后再敢欺行霸市,小心我嘣了你!”恶棍一看来者不善,只好将猪钱超数返还。围观群众无不称赞伯父的仗义执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台政策有所变化,在徐向前元帅的倡议下,海内外黄埔同学纷纷响应,成立了黄埔同学会,伯父也成为其中一员,并积极与台湾及海内外黄埔同学相互通信联系。他的同学遍布世界各地及台湾,为统一祖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伯父逝世后,黄埔同学会,台湾及欧美各国黄埔同学纷纷来电来信表示哀悼并致词:黄埔精英爱国统一。

  伯父的爱国情结令人敬佩

  伯父的宽容显现了男人胸怀

  伯父逢恶不惧,见义勇为,彰显了男子汉的胆识

  伯父的清正风骨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窦智雅 男生於年,农民,汉族。父亲窦啟泰,解放前曾任三青团干事长、扶风县党部书记长等职,西安绥署少尉指导员,年在成都起义投诚,年被川西军区军法处以反革命罪错判被杀,84年平反。母亲李淑君,知识分子,系本县天度镇西权龙里村陆军中将李云溪、明主人士李叔溪、抗日名将李友于之妹。抗日烈士李彦春、李正平之姑母。

  .2.22

投稿

投稿请发到admin

ffbxw.







































白癫风那家三甲好
北京哪治白癜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